农生学院实践团在昌黎县后营村开展甘薯种植技术帮扶
今年暑期,在秉承以“走进乡土乡村、聚力乡村振兴”为实践主题的大背景下,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“青春逐梦振兴有我”科技支农实践团致力于“带科技,进农户,助振兴”,以提高农民收入,改善种植环境为问题导向,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。
7月26日,按实践方案全体师生结束在河北中薯集团的实践活动后,赴秦皇岛市昌黎县后营村开展甘薯种植技术帮扶支农活动。
该村多数农户此前十余年一直种植甘薯,此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、种植方法不科学,导致病虫危害严重,甘薯大量减产。通过现场考察,与群众面对面深入交流,实践团师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,得到种植户的认可。
一个个温室大棚蔚为壮观,其中以冷棚居多。农户介绍,在专家指导下棚中种植的甘薯秧苗采用无毒苗生产,这不仅会减小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,而且在甘薯成熟后采集秧苗后再进行扩繁无毒苗。一方面无毒苗的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,另一方面也使甘薯的产量大大增加。调研过程中,在甘薯地中发现大量的白粉虱,实践团师生对白粉虱的习性、成因进行了专业的讲解并给出有效的防治方法,可采用“黄板诱杀”,利用蚜虫、白粉虱等大棚害虫的趋色性,在温室内挂一些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,效果明显。
学生收获颇大,在田间地头体验了一节颇有价值的科学课。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拿起锄头、镰刀等工具,顶着烈日、挥汗如雨,在地里清除杂草,体验生产劳动,践行“爱农、兴农”精神,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。
本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实践团派出多位甘薯栽培、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营养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实地指导,不仅仅只停留在甘薯种植技术帮扶这一方面,还要深度研发,形成一个系统的、全面的,小到秧苗、大到土壤的种植体系。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“三农”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是学院参加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。实践团全体师生在“三下乡”的广阔舞台上,开阔视野,增长见识,奋发有为,树好形象,奏响时代的最强音,谱写激情燃烧的青春乐章。(编辑:孙艳敏 审核:彭妍)
清除田地里的杂草
观察作物病虫害情况
走访当地群众